我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专区 > 本科生 > 正文

2025年5月21日下午两点,bwin必赢于经管学院3209智慧教室召开本科生毕业季工作专题联合教学沙龙。公司体育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两个专业的专任教师围绕论文指导中的核心困惑、AACSB国际认证协同推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破解实践难题、提升论文指导实效,为公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筑牢最后一关。

会议伊始,学院本科生教学秘书王佳琪老师对2025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答辩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强调,本届论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在论文工作过程中仍发现部分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加强师生沟通,提高学术规范意识、材料提交的及时性以及论文修改的严谨性等,学院后续将进一步加强指导与管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持续提升。

随后,经济团队吴际老师介绍了AACSB国际认证的相关工作内容与进展。吴老师指出,未来三年需以认证为抓手,推动本科课程达成度评估体系与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深度融合。具体举措包括:对标国际商科教育标准,在体育经管与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中设定9项能力目标,每门课程明确1项核心评估指标。具体包括优化考核工具,鼓励教师结合作业、考试、答辩等现有环节设计标准化量规,逐步建立“目标—测量—改进”闭环。

沙龙讨论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展开了深入交流。多位教师结合指导经验指出,近年来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安排与考研复试、春招求职等关键节点存在一定重叠,客观上导致部分员工难以平衡学术研究与个人发展需求,影响了论文撰写的充分性和质量把控的精细度。教师们建议,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流程,通过前置论文开题时间、加强阶段性指导等方式,为员工预留更充足的论文完善空间,实现学术质量与职业发展的双赢。

针对当前毕业论文中出现的“研究方法复杂化”现象,多位教师指出,部分员工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误区,或过度参照研究生论文范式,或机械套用历年优秀论文的定量模型,但由于缺乏扎实的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能力,反而导致研究结论流于表面,未能真正体现本科生的学术训练目标。

与此同时,答辩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成为现场讨论的另一焦点。有教师提出,在实际答辩过程中,存在因阶段性评价标准差异导致论文质量波动的情况,不同答辩组之间的评分尺度差异也引发关注,部分教师建议进一步完善答辩评审机制,通过统一标准、细化评分维度等方式,提升论文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例如从选题意义、文献运用、论证逻辑、学术规范等四个维度细化评分标准;答辩会前召开评审会议,各组在答辩前完成标准校准培训等。

会上,也有教师提出,要强化导师责任制,通过多项措施,压实论文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具体化的师生联络反馈机制,注重过程指导,例如推行师生定期会议机制,在开题、中期、预答辩环节设置审查机制,对研究进度滞后员工启动分级干预机制等。

会议尾声,团队负责人李键老师强调,答辩是论文质量的“终考”,要筑牢导师责任制、完善过程管理机制、优化评价标准系统,以刚性标准守住底线。未来希望两个专业在学院工作基础上共同建立统一论文答辩审核标准。

此次沙龙直面论文指导与答辩中的痛点,提出了多项建议,为优化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切实路径。学院表示,将强化论文导师责任制,以培养员工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严把论文出口关,助力员工交出求学阶段的满意答卷。

撰稿:史小强、李键、郑沁蕊

摄影:郑沁蕊